2023年1月1日至7月24日期间,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有56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其中,52家公司被调查的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相比2022年同期,今年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这一现象受到了业内专家的关注。
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当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提振投资者信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驱逐劣币”可以使证券市场沉淀下优质的上市公司,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同时,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表示,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就要维护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风气,从严管理,加强监管。
在这56家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中,有52家提到了“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例如,上海凤凰、*ST爱迪、*ST宋都等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据《证券日报》的报道,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表示,在日趋严厉的监管背景下,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责任被进一步压实。近年来,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能日渐归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性意见的比例大大增加。虽然这一过程会导致一些阵痛,但长远来看,可以使证券市场沉淀下优质的上市公司,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对于一些被立案调查的公司而言,他们面临的“麻烦”更多。例如,ST宋都被立案调查后,投资者依旧可以索赔。王智斌表示,虽然ST宋都被立案调查的细节目前未披露,但仍然可以从公开信息中梳理出一些线索。公开资料显示,ST宋都、董事长兼总裁俞建午曾公开承诺最晚于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资产变现,并将及时清偿对应欠款,逐步降低上市公司以存单质押形式提供的担保金额,最晚于2023年12月31日前,彻底消除与ST宋都之间存单质押形式的互保情形。然而,2023年5月份起,*ST宋都披露了一系列新增占款的公告,在该等公告中,*ST宋都称实控人、控股股东因未及时清偿银行欠款而构成“未按承诺履行的情形”。
盘和林认为,信息披露违规存在很多种模式,如果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披露违规,监管部门可及时发函,让企业补充信息披露内容。如果是非显而易见的信息披露违规,主要困难在于取证等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数据算法等方式提取出有问题的信息披露事项。
针对上述情况,专家们建议多举措改善信息披露问题。首先,公司“三会”应发挥作用,关键少数应当好看门人;其次,行业组织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做好自律;再次,监管部门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干预;最后,媒体等第三方平台做好监督。同时,对于XXX的企业,也需要做好正向引导,以激励企业合法、合规地进行信息披露。
综上所述,改善信息披露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公司,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维护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风气。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从严处罚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以上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江苏天鼎资讯网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年内52家A股公司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