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面值退市制度威力显现,17家A股公司触及退市红线

退市知识 悠然南山 31浏览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的加强和退市机制的常态化,面值退市已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现象。8月11日,*ST天润、*ST搜特被摘牌退市,这两家公司均触及了交易类强制退市中的面值退市指标,即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至此,年内“1元退市股”数量已达17只。

根据Wind资讯数据和上市公司公告,今年以来,先后有*ST凯乐、*ST西源、*ST荣华、*ST金洲、*ST蓝光等17家A股上市公司触及了面值退市情形。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去年仅有1家公司因面值退市。

面值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体现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发挥市场化作用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内面值退市情况增多,体现了退市规则的适用性较强,市场优胜劣汰作用显现。”

北京海润天睿(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唐申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值退市公司频繁出现,体现退市常态化建设、市场化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提高A股市场化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从时间分布来看,今年的17家面值退市公司中,有13家集中在6月份至8月份期间退市,占总数的76%。6月份、7月份、8月份触及面值退市的公司数量分别为5家、4家、4家。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认为,这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这些触及面值退市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经营能力不佳、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等问题,设置面值退市条件是为投资者发出警示信号,有利于在整体上保持上市公司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监管规定,触及面值退市等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直接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挂牌转让。

面值退市制度威力显现,17家A股公司触及退市红线

唐申秋认为,交易类强制退市,程序相对简单,促使投资者谨慎选择投资标的,警惕所持股票的收盘价、收盘成交量、股东人数以及收盘总市值。同时,也使投资者持续关注目标上市公司业绩情况,选择合适时机进出资本市场、不存侥幸之心。

陈雳进一步表示,此举也体现出市场化的作用,倒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企业管理。

目前来看,触及面值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或继续增加。根据上市公司公告,8月初,*ST弘高、ST阳光城均因触及面值退市情形,双双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提前锁定退市。

刘春彦提醒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前,应关注拟投资公司的信息披露内容,这是基本功课。在知悉拟投资公司风险的前提下,投资者需要增强风险意识,谨慎作出投资决定。

唐申秋建议投资者在注册制背景下,面对此类上市公司,需要持续关注自身投资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做好公司投资的风险评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竞争优势、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内部治理结构,认清投资标的公司的风险,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来源: 证券日报)

以上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江苏天鼎资讯网 » 面值退市制度威力显现,17家A股公司触及退市红线

请准确填写您的手机号,以便能及时接收个股分析诊断报告

×
  • 5 + 4 = ?